寧津縣人民醫院擴建項目地塊
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信息公示
寧津縣人民醫院擴建項目地塊位于寧津縣西北部,幸福路以北,寧津縣第二實驗中學東側。地塊中心地理坐標為:37°39′36.122″N, 116°46′1.307″E。調查地塊占地面積61104m2。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寧津分局委托德州天潔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對地塊進行了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根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等導則的規定,現公示該項目場地調查工作相關內容,征求廣大公眾的意見。
(一)項目概要
項目名稱:寧津縣人民醫院擴建項目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委托單位: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寧津分局
地塊位置:寧津縣西北部,幸福路以北,寧津縣第二實驗中學東側。
項目概況:
本次環境初步調查項目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對場地情況進行了資料收集、人員訪談以及現場踏勘,并根據相關要求,結合現場條件,對地塊進行了取樣檢測并進行實驗室分析檢測。
該地塊項目地塊南半部分在2016年之前屬于張秀村村集體居住用地,2016后逐步收歸國有;北部至今為張秀村和王菜園村農業用地,其余部分為國有閑置土地。目前地面建筑物早已清除,地面為空地。拆除后調查地塊一直維持空地狀態,地塊現狀為待開發空地,目前建設單位已進駐場地。該地塊歷史上不涉及工礦用途、規?;B殖、有毒有害物質儲存與輸送;歷史上不存在環境污染事故、危險廢物堆放、固廢堆放與傾倒、固廢填埋等情況;歷史上不涉及工業廢水污染;調查地塊歷史上無檢測數據表明存在污染;歷史上不存在其他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況;地塊緊鄰周邊無污染源?,F場調查不存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跡象;地塊內無放、輻射源情況存在。同時踏勘地塊周邊無地表水體;雨水及污水管網,管網完好,無破損泄露。由此反映出本地塊未受到污染物遷移的不利影響。
本次調查共設置9個土壤采樣點(其中一個為土壤對照監測點)和4個地下水采樣點(其中一個為地下水對照點)。通過現場踏勘、人員訪談和相關資料收集分析,該地塊特征污染物為石油烴。因此,土壤檢測因子為《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00-2018)中45項基本項目石油烴及pH。地下水的監測因子主要綜合考慮地下水常規因子、重金屬以及pH值、石油類以及特征因子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總銀、等監測因子(共計46項)。
本次初步采樣土壤檢出污染物項目包括:砷、鎘、銅、鉛、汞、鎳共6項,其余污染物項目均未檢出。地塊內土壤環境質量基本同地塊外對照點一致,全部污染物項目均低于《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要求。
本次初步采樣地下水檢出指標包括:色、渾濁度、肉眼可見物、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錳、鋁、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耗氧量、氨氮、鈉、菌落總數、亞硝酸鹽、硝酸鹽、氟化物、碘化物、砷、硒、鉀(K+)、鈣(Ca2+)、鎂(Mg2+)、重碳酸根(HCO3-)、碳酸根(CO32-)、總β放射性等27項。其中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渾濁度、耗氧量、氟化物、硫酸鹽、氯化物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外,其他常規因子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Ⅲ類標準。pH值在7.44~7.48左右,呈弱堿性。地塊內地下水檢測項目污染物檢測超標數值與對照點檢測數值相差不大。地下水檢測超標指標主要與所在地質化學環境本底值偏高(水層自然地質巖石結構)有關。
綜上所述,本次初步調查,該地塊土壤不存在超標污染現象,地下水檢測超標指標主要與所在地質化學環境本底值偏高(水層自然地質巖石結構)有關。
依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測查技術導則》(H1251-2019),“4.2.2.3根據初步采樣分析結果,如果污染物濃度均未超過GB3600等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以及清潔對照點濃度(有土壤環境背景的無機物),并且經過不確定性分析確認不需要進一步調查后,第二階段上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可以結束”,因此,寧津縣人民醫院擴建項目地塊土壤環境初步調查工作結束,無需進行下一步的詳細調查工作,可以按照規劃用途進行開發利用。
(二)委托單位
單位名稱: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寧津分局
通訊地址:寧津縣正陽路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寧津分局
(三)調查機構
單位:德州天潔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八東路鑫星國際2205室
聯系人:張洪彬
聯系電話:0534-5087989
郵箱:dztianjie@163.com
(四)信息公示內容及時間
本次公示將本項目的環境調查報告全本進行公示,長期公示。
(五)征求公眾意見主要事項
公眾在發表意見同時盡量提供詳盡的聯系方式。
(六)意見提交具體形式
關注本項目建設的公眾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的方式直接與聯系人聯系參與。